用邏輯改變世界
Davina Shi

避免過度努力,你需要的是接納自我的勇氣

最近從《大人的Small Talk》和《哇賽心理學》得知周慕姿老師出了一本新書:《過度努力》。覺得滿好的,除了想推薦這本書給大家之外,也和大家聊聊小戴的故事,聽聽看我為什麼會從過度努力變成懂得量力而為。

我天生不是個聰明人,也許是加上射手座愛玩的個性,小時候成績經常考不到母親的標準而被打。因此當時很羨慕同學父母實施「愛的教育」。偏偏我的哥哥姊姊都是努力的人,因此就有種「不努力不行」的感覺。
除此之外,從小我就自覺是個「怪人」,因此生活的壓力山大。也許這和我的家庭背景有關;我的父親主要信仰佛教,因此很重視自我的修養,偏偏我就是個脾氣暴躁的人。現在的小孩看的是繪本,我小時候的繪本是圖解十八層地獄,彷彿是在告訴自己,天生就注定下地獄!我不喜歡自己,但是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是這個樣子,很想要脫離這個爆走的軀殼,我不承認這個身體和精神是一體的。
我的家中時常有許多客人,明明我們沒有做什麼事情,客人也會給予稱讚。長大之後當然明白這是客套話,講給我父母開心的,可是小時候卻覺得這些人是巧言令色--也許是因為我的父母不太把我們當成小孩看待,家裡又有種追求真理的氛圍,以致於小孩子不太懂得人情事故。
這樣的環境讓我對「人類」極為厭惡,覺得眼前的人都是壞人。當我站在人群中,彷彿自己被關在一個黑暗的房間,周圍只有戴著微笑面具的人影。明明我內心的感受是如此,但我仍然若無其事地出門上學,和同學聊天。於是我發覺自己也戴上了面具,周圍的人影開始變得扭曲,連我自己也一起變得扭曲了,我不知道自己是誰--我並不「真」,每天都戴著假面具出門。
國小五六年級的時候差一點被女同學霸凌,她們忌妒我在的小組總是得到好成績。其實我只是有個成績不好的朋友,每次都跟她一組,因此被分配到調皮搗蛋的組員就少了。我一直都很努力壓抑爆走的情緒,訓練自己成為一個冷血的人,這時候第一次派上用場,沒有爆氣出手打人。為了化解她們的敵意,我開始耍白癡讓自己像個小丑,只要看起來不那麼厲害,就不會有被忌妒的份了。
然而,這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對自我面具的厭惡。有段時間我一直覺得自己的心在哭,哭成大海把自己淹沒了。外面的陽光是那麼閃耀炙熱,我的內心卻覺得非常寒冷。

長大之後回想起這段記憶,深深覺得做父母最重要的除了溝通還是溝通,要設法暸解小孩在想些什麼。嚴格說起來我的父母並沒有做錯什麼事,但是我的痛苦卻也是真實的。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孩子是如何解讀眼前的這一切。

我是誰--這個問題從來沒有停止詢問過。國三的時候遇到國小三、四年級的好朋友--那是距離我最近的快樂時光,在此之前我並沒有那麼多擾人的思想。我們開始像筆友一樣互相寫信,也在學校見面聊天。也許是因為寫信的關係,終於敢把心中的各種奇怪思想寫出來和同學分享。
將那些在我心中不可告人的、困擾我許多年的想法,通通寫在信上。
和別人分享秘密,總是會感到害怕,害怕別人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你。正因為如此,我才一直學習、裝作「正常」的模樣--讓自己和旁邊的人看起來沒什麼不同。我當然不知道朋友看了之後的反應,但仍然嘗試跨出這一步,也許是因為壓力太大,過往的記憶是美好的,讓我願意做出這樣的嘗試。
緊張地等待對方的感想,沒想到她的回應總歸來說就是三個字:「不知道。」因為她沒想過這麼複雜的問題,也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,所以她無法評論。雖然她對我的處境沒有任何想法,但是透過分享彼此的秘密,我們卻感覺更親近了。
如果朋友都可以用正常的眼光看待我,那我為什麼要用異樣的眼光看待自己呢?我為什麼要為奇怪的自己感到羞愧?
雖然我仍然不知道自己是誰,但我決定「選擇」我想成為的樣子。我就是會想些奇怪的事情,我無法停止去思考這些事情,所以奇怪的我就是我;雖然當初是為了不被霸凌才當小丑,但我喜歡自己看起來愚蠢的模樣,所以我就會繼續在朋友間做這件事情。
這麼多年來我非常擔心別人對真實的我的看法,但事實證明,其實這並不重要,是我自己想太多了。我是誰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我想怎麼樣?我希望自己怎麼樣。

五專以後,我只要求自己60分級格,只有喜歡的科目才努力學習、越高分越好。大部份的時候我只要求自己做到60分,只有特別想做好的時候,才會追求完美。
然而人生沒那麼簡單,不是你想完美就能完美的;心意是一回事,做不做得到又是另外一回事。
我很喜歡玩遊戲。我和一些喜歡玩遊戲的人一樣,會幻想「如果是由我來做遊戲」會如何設計。正好,教育遊戲是個熱門的論文主題,於是要寫論文的我,自然而然想做遊戲。
對一位工程師來說,寫程式並不難,但是編故事可難倒我了。我知道自己想破頭也編不出滿意的故事,畢竟我沒有那樣的天賦,難道我要為此不要畢業?你問我對自己做出來的東西滿意嗎?我的答案是「當然不滿意」,我知道自己理想中的模樣是什麼樣子。但是那又如何?現在的我就是只能做到這個程度,如果我不接受,那就無法前進了!
我只能告訴自己:「盡人事聽天命;豈能盡如人意,但求無愧我心」。論文是大家都可以看到的內容,即使遙遠的將來有一天被翻出來,別人指著我笑說:「這是什麼爛東西!」的時候,我仍然可以挺著胸,對自己所做的東西感到問心無愧--因為我盡力了。

往前走,比追求完美更重要。

不盡人意的事太常見了,問題我們不是神。所以我只能接受所有的現狀,想辦法從中找到一條通往理想的道路。
我選擇自己想要成為的人、選擇自己想要的方向、選擇要付出多少心力做多少事。做與不做都是我自己的選擇,然後無論結果如何我都願意承擔,對我來說這樣就沒有遺憾了。

每個人都會想為了更好的自己而努力,所以努力不是錯誤。但我們要小心,不要努力錯方向;越努力越不快樂,這樣就有問題。我現在也很努力,但我覺得自己是努力在現實中掙扎,努力在這個不完美的道路中,找到一條自己可以接受並前進的道路。於是當我為自己的信仰與理想努力時,即使難免疲倦,但我是快樂的。
我的故事有些是事後歸因,到底為什麼小時候的自己是這樣,我也不知道。我很難和大家分享當時轉念的具體細節,因為那對我來說太久遠了,只記得當時很痛苦,其它都不太記得。
也許我的故事無法提供實質的技巧,但是可以讓大家知道,我並不是從小就這麼樂觀向上。就像尼采說的:「那些殺不死我的,都將使我更強大。」人只要還活著就有希望,不要放棄希望,努力找方法讓自己過得更好。希望可以給大家一些鼓勵。


延伸閱讀

為什麼學校不教批判性思考 當世界未日來臨,你會想做什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