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對於「說話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?你覺得學習說話重要嗎?首先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:人類是靠什麼東西來表態的?(表明自己的心情、態度、想法…等等)聰明的你相信能夠想出答案:語言、表情 、支體動作。在這三種東西中,又以語言最為重要,因為它是最直接的。而且現今通訊技術發達的社會,看不見對方時,就只剩下語言可以溝通了。所以你是否察覺說話的重要性了呢?即使是無法說話的身障者,也要想辦法學習手語來和別人溝通,那就是他們的語言。語言對每個人來說,實在是太重要了。
當你明白語言的重要性之後,第二件事情要知道,語言同時也是個工具。例如我說:「我很開心。」我是透過語言表示心情,但這句話並不是我的心情本身。所以說,「桌子」這兩個字,理所當然不是桌子的本體,而是代稱。 表情與支體動作同樣也是一種工具。由於我們從小到大一直都在使用這些工具,好似我們身體的一部份,使我們容易忘卻它工具的本質。但是意識這件事情是很重要的。因為它是工具,所以可以欺騙、可以偽裝,「巧言令色」四個字就是這樣來的。不過,工具本身並沒有好壞,所以我們不必把它想得太邪惡。對某些人而言,不止是說話,就連情緒都可以是種工具(參見《修行是成功的手段》)。
明白這兩件事情之後,我們終於可以來談正題了。過去有一些研究指出,快樂是會傳染的。如果你不相信,可以想想:負面情緒是否會傳染。當你的朋友難過哭泣時,你是否會覺得不好受?當今天一個情緒不好的客人罵你的時候,你會不會跟著不高興?既然負面情緒會傳染,正面的情緒當然也會傳染。
有一本熱門的書叫《秘密》,裡面談的是吸引力法則。簡單說就是延伸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」的道理。書裡面也提到,正面的能量會互相吸引。無論是情緒也好,思想也好,都是帶有正負面能量的東西。而將這些東西表態,也就是傳遞出來的,正是我們前面提到的:語言、表情 、支體動作。因為人類除了這三種東西之外,就沒有其它的表態工具了。其中,只有語言能表達出更多的細節,單純的表情或支體動作所傳遞的訊息是模糊的。
所以說,說話重不重要?除了是重要的表態工具外,也是正負面能量傳遞的工具。我自己小時候還挺憂鬱的,腦袋裡有許多負面思想,但從來不會表現給別人看,大家只覺得我活潑開朗。因為我並沒有把自己的負面能量(思想)用工具(語言)傳遞出去,所以不會影響別人。有些人喜歡哭給別人看,能量就會被傳遞;找個沒有人的地方默默哭泣,能量就不會被傳遞。這麼簡單的道理,相信大家都能明白。
我們時常在不知不覺中,透過說話傳遞大量的正負面能量出去。前面講了這麼多,只是希望喚起大家的「意識」而已,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產生的隱藏效應。有意識和無意識的行為,是差非常多的,因為有意識的行為才能控制,才能被自己掌握。曾子曰:「吾日三省吾身。」古時候以三為大,事實上不該只有三次,應該時時刻刻反省自己才對。反省不單是檢討錯誤,也應該想想自己做得好的地方,做了什麼事情說了什麼話,為什麼這樣說(做)。不是只有錯誤才需要反省,請不要把它們畫上等號或關聯起來,或著也可以用自省這個詞。
大部份的人都不喜歡被別人唸,而我的男朋友特別不喜歡被唸。一般人被唸可能只是生悶氣而已,我的男朋友卻會極度反彈。如果你說的有道理還好,他可能會接受;只要有一絲可以反駁的地方,他就會對抗到底。由於這個緣故,我開始思考如何表達我的意見。當我們用「你不好…」「你怎樣怎樣…」的句字時,跟指責對方沒什麼兩樣,即使我們可能沒這個意識。所以我盡量試著用「我覺得…」開頭的句字,採用給予他建議的形式說話。這就好比手指不要隨便指著別人一樣,我們不要用話語指著別人。結果我的建議不僅對方能接受,甚至還會覺得感謝我。這個經驗告訴我,要學習用「智慧」來說話。我的目標是讓對方接受我的話,因為我有意識,所以能控制語言這項工具來達成我的目標。如果沒有意識,這一切都是免談的,反而可能會造成爭吵。
有一天我玩線上遊戲,遇到一個人衣服顏色很漂亮;這是個可以替自己角色衣服上色的遊戲。我趕緊問他:「請問你衣服的顏色是什麼(染料)?」他很熱心地回答了我的問題,於是我感謝地回覆他:「謝謝!」在這段對話結束不久後,我覺得有點後悔…後悔我沒有稱讚他的衣服很漂亮。雖然我會問他顏色,一定是因為我覺得好看,但若是能稱讚他,想必他會更開心。僅管只是增加短短地一句話,就可以替這個世界添增多一點的美好。語言就是這樣擁有魔力的東西。這天我開朗地笑著對照顧自己的長輩打招呼,連自己的心情都變好了。仔細想想,似乎很多年沒這樣對他笑了,總讓他見我心煩的臉龐。雖然不曾給他難看的臉色,但是這樣的心情,對方一定也察覺得出來;從我們之間的互動就可以知道。為什麼要讓自己的情緒影響對自己好的人呢?我突然為自己這些年對他的表態感到抱歉……明明只要多注意一點就可以了。
我喜歡美好的心情🌸,這就是驅使我變得正面積極的原動力。明白語言的力量之後,我更加小心謹慎地使用它,盡力改掉過去口不擇言的壞毛病。雖然我總是我行我素,但是希望自己對身邊的人、對世界的影響是正面的,所以我必須慎選自己表達的方式,才有辦法達到這個目標。這時候,我終於能用不同角度看待人際關係書籍上的心法:「要先肯定對方才表達自己的意見」,因為這樣對方會比較開心樂於接受你的意見。何必讓對方不開心呢?讓對方開開心心地接受我們的意見,這樣不是很好嗎?
蘇格拉底有《三個篩子》的故事。他告訴學生,如果你的話不是「真實」、不是出自「善意」,也不「重要」的話,那就不要講給我(蘇格拉底)聽了。我想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的,就是要謹慎思考自己說出去的話。我小時候覺得自己講話很「真」,卻不知道是真實且傷人的。如果無法使自己與身邊的人事變得更好,為什麼要說出這樣的話呢?我希望帶給身邊的人正向愉快的心情🌸,替世界增添多一份美好,我也會因此感到滿足。這就是為什麼我能夠改變自己的原因。這個世界有太多令人不愉快的負面言論,如果你認同我的想法,希望可以和我一起成為正向的傳播者,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帶給別人正面的能量,減少負能量的傳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