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tartup Weekend 是非營利組織在全球舉辦的創業週未活動,每一年會在不同地區舉辦好幾個場次,並且也有不同的主題。它是從星期五晚上到星期日結束,和黑客松(hackathon)不同的地方在於,它的主要目標不是在寫程式,而是把新創公司產品設計的過程濃縮在54小時完成,最終的成果是要上台展示你的提案(present your pitch),就像新創公司在找投資人那樣。
去年看到這個活動時,傻傻地以為是 Workshop,就報了 Education 的主題。離開學術界也有段時間了,我很好奇業界是怎麼做 Education 的。直到活動前一週在確認議程的時候,怎麼看怎麼怪…才驚覺自己完全搞錯方向!掙扎了許久,只能硬著頭皮上了,畢竟已經報名,就安心地去吧(?)。三天的活動真的是累攤了,身為一個鮮少出門的宅宅,不得不承認這個活動非常值得參加,至少參加過一次也好。
團隊合作技巧是21世紀關鍵能力之一,而合作的根本其實是人際關係的處理技巧。有趣的地方是,人際關係就像是化學反應一樣,不同的人摻在一起就會產生不同的反應。所以絕對不會有個人合作技巧100分、人際關係100分,不同的時空環境背景下,總是會有新鮮事。Startup Weekend 的參與者必須和初次見面的陌生人合作完成一個產品設計,因此非常考驗參與者的合作與溝通技巧。我們很少有機會和許多陌生人一起合作,因此參與者必定能從中學習到許多東西。
既然目標是產品設計,理所當然會接觸到產品設計的方法。也許不是每個人都想創業或是當產品經理,但是多暸解一些商業思維肯定不是一件壞事。雖然活動名稱是 Startup Weekend,但目標並不是要產生 Startup,而是學習 Startup 的精神。畢竟 54 小時就能成功創業,那就不會有無法創業的人存在了吧。不過,若是你有個 idea 想要創業,這是個很好的機會來驗證你的想法是否禁得起考驗,透過同伴與助教的幫忙,你會更清楚自己缺少了什麼。對於有意擔任產品經理的人來說,這也是很好的學習機會,因為你要在 54 小時內搞定你的產品!
在有限的時間資源內,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來的東西,無論結果如何,都值得替自己感到驕傲!
今年因為受邀擔任 Coach,很幸運在沒有參賽的情況下還能近距離觀察這些團隊(事實上參賽者也無心理會其它團隊)。看來看去,各組的問題也脫離不了上面兩種類型:合作溝通與產品設計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觀意見,在大家都陌生的情況下,是否有人能跳出來統合大家的意見,並且令人心悅誠服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。團隊目標發散是溝通過程中最容易遇到的困境,所以助教和志工們就要忙著協助大家收斂想法。我們必須要在尊重別人意見的同時,整理出一個團隊共同的目標,能否發揮每個人的專長也考驗著團隊領導者。
也許你可以在這裡體驗團隊的真諦。
由於大部份的人都沒有做過產品設計,所以如何設計產品原型、如何構思商業模式都是很大的難題。今年有許多去年參加過的熟面孔,僅管如此,在不同團隊、不同主題的情況下,仍然寸步難行猶如在泥濘中前進。這就是 Startup Weekend 帶給大家的挑戰,只要盡全力協助團隊撐到最後,就是這場挑戰賽的贏家。
有人說,教育是良心事業。
這次在活動中被抓去訪談,問到台灣的教育問題(範圍也太大😥),我便簡單道出參與 Startup Weekend EDU 的感概。學術界跟業界是怎麼樣脫節的?去年 Critical Thinking 是個熱門的主題,其實這也是學術界十幾年來都非常火紅的項目,但顯然沒有商業化的產品,一般人也不知道教育界做了那些努力。事實上,很多非常具有教育義意的主題都很難商業化,看我們上面講的團隊合作技巧就是一個例子,它並不適合作為產品的主要訴求,頂多當個配角,但這個配角在教育上的重要性卻遠勝過不明的主角。
追求教學成效的設計,不見得適合製作產品。
另一個商業化的難題是成本。研究畢竟是論文導向,會投資大量的成本在實驗設計上,而成本太高的活動就很難商業化。最近下載一個語言學習的 APP,除了 UX 的設計令人驚豔之外,更重要的是它的教學設計有我十年前看到的教育研究影子。可惜使用一陣子就會發現,它的設計可能只是基於經驗,並沒有真正結合理論,以致於學習效果打了折扣。但顯然這並不影響他的收益,比起學習成效,大家還是更重視體驗。畢竟學習成效短時間內很難看出個所以然來,體驗才是當下可以立即感受到的。
近年來學校都被要求做產學合作,因此最近五年常看到桌遊的項目出現,這應該是學術界最適合做的最小可行產品了吧。其實上面 APP 的例子多少能證實學術界的研究並不是沒有用,只是沒有一個好的產品被設計出來(也許導入UX是個方法)。這次擔任 Coach,正好也有機會將學術界看過的設計提供給適合的團隊作參考。大家一起共同努力,總有一天會有所突破的吧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