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要改變人際關係,免不了學習一些人際關係的技巧,這也是大部份相關書籍的主要內容。在改善人際關係的著作裡,最有名的就是戴爾.卡內基(Dale Carnegie)的著作了,因此我就以他的論述為基礎,來跟大家談談徹底改變人際關係的第三步--如何提升人際關係的技巧。
在運用技巧之前,別忘了前一篇提到的「心態」,心態若是沒調整好,知道技巧也使用不出來。該篇文章提到了,最簡單的人際關係技巧是「微笑」,這也是卡內基提出的技巧之一。狗和嬰兒之所以令人討喜,就是因為他們誠摯的微笑。台灣有句俗語說「伸手不打笑臉人」,也是同樣的道理。
本篇文章並不會把卡內基的內容全部拿出來講,有興趣的人直接看書會更完整,我只談幾個我認為關鍵的重點,並且補充其它書上沒有的內容。人際關係技巧大致可以分成三個面向:1. 調整自己的心態與行為、2. 調整自己與他人相處的方式、3. 引導他人達到自己的目的。前面提到的「微笑」,就是一個需要配合心態調整的技巧,屬於第一類型。這類型的技巧只需要自己就能夠完成學習,無須考慮其他人的情況。第二類談的是如何與他人相處,這種類型在教學上有個難題是,面對不同的人事時地會有不同的狀況,因此通常還是要靠經驗解決,教學只能提供一個方向。第三類通常是用在管理/領導學上,不止是要良好的相處,更重要的是讓對方按照自己的期望行動。想當然爾,第三類的難度最高,需要判斷、掌握的東西也更多,不過一般人不見得需要就是了。
第三步驟:透過技巧翻轉你的人際關係
不幸地,在零技巧的情況下想要翻轉人際關係,有點痴人說夢話。這也是為什麼大部份的書不會提到前面兩步的原因,只要你有辦法做到第三步就能達到效果,只不過對於我們這種人際關係差的人來說,就是做不到而已。所以說,第三步仍然是最關鍵的一步,這是不可避免的。人際關係技巧簡單說就是與他人互動的方法論,沒有技巧就好像在說我們不用管如何與他人互動一樣,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。舉個例子,如果有人總是用苦瓜臉來面對別人,你覺得他的人際關係會好嗎?可想而知是不太好的,所以微笑才會成為人際關係的技巧之一,僅管這是一件非常基本的事情;雖然基本,卻很重要。
我想提倡的第二個人際關係技巧是我的座右銘:不批評、不責備、不抱怨。卡內基指出,沒有人希望自己被批評、被別人指責錯誤,所以盡可能不要做出這樣的事,我們應該用讚美與鼓勵來取代批評與責備。我當初寫這個座右銘時,只是想改進自己的缺點而已。在前一篇文章我也提到,從前我非常厭惡那些假仙的女生,射手座的我直來直往,喜歡真性情的人,我就是無法昧著良心說出任何讚美的話。然而,當我開始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時,我的批評變少了,也比較能夠誠心地讚美別人;當我越能夠用對方的立場想事情時,我的責備變少了,也更能夠有效地鼓勵他人。我依然像從前一樣,說不出一句違心之論,但因為是調整心態後順其自然做到這些事情,所以表裡如一,不會令人感到虛偽。
也許你會以為這三篇文章在談人生哲學,但這真的是卡內基提出的技巧之一:承認自己的錯誤。在我還是學生時,僅管知道自己的人際問題,也沒有想要去改變它的意思,畢竟我最大的問題就是「怪」,而我也從來沒有覺得不好。不過我很積極關注自我修養、自我精進的主題,等我開始看人際關係這一塊時,卻發現原來很多心法我早已實施多年,只是有沒有應用到人際關係上而已。例如上面提到的,我能欣賞別人的優點,並不代表我想得出讚美對方的詞彙,但至少我心理先有認同,後面的就不是難事。卡內基有個核心理念,就是要真誠待人,任何技巧都必須出自真心才能打動人心。基於這樣的原則,會提出要「承認錯誤」就不會是件奇怪的事情了。我們都不喜歡那種死不認錯的人,所以不要成為這種人,才不會使我們的人際關係變差。
一般來說,不肯承認錯誤通常是面子的問題,或是階級因素不適合承認自己的錯誤,但是一旦出錯,死要狡辯也絕對不是個好選擇。所以我個人比較傾向採取預防勝於治療的措施,例如話不要說得太滿,減少出錯的機率。有一種很常見導致錯誤的原因,就是不懂裝懂,因為其實根本就不懂,所以出錯的機率很大。這些人可能心存僥倖,以為裝懂可以騙過別人,其實大部份的時候只是對方有沒有戳破自己而已。即使一開始能夠騙過其他人,未來也還是有被發現的風險,屆時給人的觀感只會更差。所以我誠摯地建議大家,「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。」世界上的知識非常多,沒有人能夠無所不知,所以承認自己的無知是一種真誠而非示弱;同樣的,沒有人能夠完美毫不犯錯,所以承認自己的錯誤也是一種勇敢。不要害怕表現真實的自我,討厭你的人自然會遠離,留下來的人都會接受你。
「千萬不要期望全世界的人都喜歡你。
千萬不要相信自己可以成為一個最完美的人。
當我接受了自己的缺點時,反而更輕鬆更坦然地去做我有能做好的事。 」
— — 張艾嘉
我想提的最後一項卡內基指南是要對人友善、真誠地關注他人。對人友善這一點不難理解,至於真誠關注他人可以從好幾個面向來看。首先是名字與外表,大部分的人際關係書籍都會告訴我們要記得別人的名字;當一個人的打扮改變時,如果你能夠注意到,通常也令人格外開心。再來,每個人都喜歡被人關心,當你需要安慰時有人能夠伸出溫暖的手,會加深你對他的依賴。但是上述兩點說起來簡單,卻有實行上的困難,因為你為什麼會知道他的改變以及他的需要?我不是一個很能夠察覺別人變化的人,所以只好時時提醒自己要記得去「看」,花費一點記憶力去記錄別人的狀態。
無論是在心理學或數據分析領域裡,都有「行為分析」這個項目在,這件事情告訴我們,我們的行為其實會透露出自己內心的某個部份。所以對我來說,關注他人同時也包含關注他們的行為、言語、反應、態度等等可以用來評估一個人的所有項目。透過這樣的觀察,我可以暸解對方的個性,並且決定要如何與對方相處。在前一篇有提到我面對不受歡迎的人,會特別注意自己的行為,不讓對方感覺到不受歡迎。我並沒有做出任何不符合我個性的特別行徑,我只是觀察自己對待其他人的行為,並且刻意相同地對待這些人。同時,我也透過這些人與我互動的行為,來判斷他們是否對我還存有芥蒂,或著將我視為一個友善的對象。當然,如何判斷這些是需要經驗累積的,當你開始關注他人的時候,才能開始累積經驗。
卡內基提出的技巧很多,這裡寫的還不到一半,但都是很關鍵、重要的部份。我覺得心態與技巧之間的關係,就像武俠小說裡內功和外功的關係一樣。單純的內功外功,都能獲得某種程度的效益,可是只有當兩者結合時,才能夠發揮超常的實力。既然這個系列的主旨是「徹底改變人際關係」,當然是內外合併,才能改變徹底。回到第一篇提到三種人際關係不好的類型。對於缺乏自信的人,可以先從最基礎的微笑開始做起,保持友善的態度讓別人願意親近你,甚至拉你一把。對於總是抬頭向上看,卻忽略人際關係的人,如果願意給身邊的人多一點讚美與鼓勵,一定會令他們備感欣喜。至於表現特殊異於常人的人,只要先從自己做得到的事情開始就好,從本文挑選幾個項目,從今天就開始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吧,總有一天能夠走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。
接下來要提醒大家兩個小細節,一是語氣,二是語意;兩者都是容易造成他人誤會的因素。既然稱作「誤會」,代表對方的解讀並非我們的本意,會對人際關係造成不良影響也是很正常的事情,因此我建議大家多留意,減少它破壞我們人際關係的機會。語氣問題通常是我們在無意間產生的,一般認為這會反映出我們的心態,所以人們很容易透過它來評斷一個人。你是否曾經看過這樣的情境:女方在問男方事情時,男方不經意的回覆,令女方大為生氣。或是有些人,講話給人感覺不禮貌,甚至目中無人,這樣的人通常是不受歡迎的。相同的語氣,每個人的解讀都不同,所以先不論這種判斷是否正確,但它確實會對我們的人際造成影響。所以若是心有餘力,應該常常問自己:「我這樣的表達方式與態度,在這樣的場合是否合適。」大部份的時候,謙虛誠懇的表現都是受人喜歡的,所以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做,也許參考常見的美德是個好方法。
語意的問題就比較麻煩了,難有根本的解決之道。我在學生時期有位同學向實驗室借了一台單眼相機,拍了一些照片之後他說:「單眼也沒有拍得比較漂亮。」,我不加思索地回說:「看是誰拍的吧。」,他告訴我這句話像在嫌他拍得不好。我沒有嫌棄任何人的意思,覺得自己是就事論事,我的朋友告訴我,正因為是事實所以才更傷人。一問之下,原來每個人都曾經因為我的直白而受傷過。這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打擊,我從來不在乎人際關係,以為人際關係影響的只有自己,卻沒想到會傷害到別人。雖然朋友們願意諒解我,但我無法因為自己的無知犯錯而對這件事視而不見。從此我開始重視自己的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,盡可能減少犯錯的機率。時以至今,我依然不斷地在犯錯中學習,偶爾還是會因為自己的失言而懊惱,但頻率已經降低許多。我覺得這件事很難有個準則,只能說盡可能去同理別人,說話之前先停下來想想,留意自己的言語事後反省。當年若沒有同學的提醒,也不會有今日的我出現,所以雖然這件事情很困難,我還是希望能提醒大家留意。發現問題一直都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,若有任何人能因此獲得感悟,對我來說也就足夠了。
最後,我稍微提一下人際關係的原理吧。前面幾篇提到人際關係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,因為肉眼不可見,所以如何判斷距離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。而這個距離會因為人與人之間的「互動」產生變化,所謂的人際關係技巧通常是著重在這個部份。有人用「傳球」來比喻互動的過程,因為你一句、我一句,就像在丟球一樣傳來傳去。更進一步是說,我做出了什麼樣的行動,因而對方產生什麼樣的反應,我們該如何去判讀這些訊息。這些都需要大量經驗的累積,而且從我們願意關注別人開始。所以對我來說在面對人際關係上,關注、關心別人很重要,它不止是培養人際關係的起點,也提供探索人際問題與策略的方向。